非洲,这片资源丰饶的土地,已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据统计数据显示,非洲坐拥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矿产资源,以及丰富的化石能源。同时,非洲的人口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一趋势预示着其庞大的市场潜力。

在大多数非洲国家,自然资本占国家财富的30%至50%

中国像下饺子一样建港口,这次是在非洲_中国像下饺子一样建港口,这次是在非洲_

尽管资源丰富,然而基础设施的薄弱状况成为了阻碍这些资源转化为经济增长动力的关键障碍。

当前,众多世界大国陆续在非洲展开布局,一场无声的竞争正在悄然展开。

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极大,在积极加大对非洲资源领域的投资力度之际,亦充分利用“基建狂魔”的专长,主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除了众人皆知的蒙内铁路、坦赞铁路等陆地交通项目,我国在非洲地区还投入了大量资金,参与建设并运营了数十个港口。

中国在非洲建了哪些港口?

港口的投资、修建和运营往往牵涉多方势力。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非洲地区运营的商业港口总数达到了231个。在这些港口中,大约有78个分布在32个国家,中国企业参与了其中,它们在项目中的角色涵盖了建设、融资以及运营等方面。

中国在西非地区参与了众多港口开发项目,总数达到了35个。该区域是中国最早涉足海外港口投资与建设的领域,其中投资形式多以国家援助为主。特别是在几内亚湾及其周边地带,中国海外港口的布局显得尤为密集。

此外,东非地区有17个,南部非洲有15个,北非有11个。

中国在非洲参与的港口开发项目分布

_中国像下饺子一样建港口,这次是在非洲_中国像下饺子一样建港口,这次是在非洲

我国企业在非洲的78个港口项目中,大约有三分之一是以施工改造为主要参与方式的。例如,由中国港湾(简称)负责建设的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的改造扩建以及航道疏浚工程。

达港作为坦桑尼亚的首要港口,同时还是东非区域的关键物流基地与商贸要地。它通过与坦桑尼亚铁路系统的紧密衔接,使得赞比亚及坦桑尼亚等国的商品能够迅速出口(例如赞比亚的铜矿产品),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两国及整个东非地区的经济增长。

达累斯萨拉姆港在坦桑尼亚的货物运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承担的货物量超过全国总量的九成。作为非洲大陆印度洋沿岸的港口之一,它位列第四大港口之列(见图:ports.go.tz)。

_中国像下饺子一样建港口,这次是在非洲_中国像下饺子一样建港口,这次是在非洲

在建设领域之外,我国企业亦向非洲若干港口的开发与建设项目提供了资金援助。通常情况下,那些获得中国资金支持的项目,其承建者多为中国企业。

黑角港深水港项目位于刚果(布),该项目得到了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巨额资金援助,占比高达70%。该项目的承建主体是。

黑角港项目备受中刚两国领导人重视,该港口作为刚果(布)境内最大的港口,承担着超过90%的进出口货物中转任务。此外,黑角港亦为中非经济走廊的重要枢纽,2022年其集装箱处理量已占中部非洲总量的42%。

黑角港卫星图

中国像下饺子一样建港口,这次是在非洲__中国像下饺子一样建港口,这次是在非洲

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筹集之外,部分中国公司通过投资等手段,成功获取了若干非洲港口的经营权限。

2012年6月,招商局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Oasis King,成功以1.5亿欧元的价格购得多哥洛美集装箱码头公司50%的股份,从而获得了该港口的运营控制权。洛美港作为西非地区唯一的优质深水港,其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企业在非洲的十个港口握有运营的特权。然而,与西方企业相较,我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进程尚显不足。由此,我国在非洲港口的投资布局和进入策略正经历着显著的调整,正逐步向建设—经营—转让(BOT)模式过渡。

尼日利亚的莱基深水港最为知名。它坐落于尼日利亚的拉各斯市,得到了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扶持。由中国港湾工程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该企业还持有港口54%的股份以及16年的运营期限。

该港口作为我国企业在非洲地区首个集控股投资、建设、运营为一体的综合性港口开发项目,标志着尼日利亚拥有了首个现代化的深水港,并已发展成为尼日利亚及其周边国家出口贸易的关键节点。

莱基深水港位居尼日利亚海港之冠,同时亦是西非地区最显著的海港之一。(图:)

_中国像下饺子一样建港口,这次是在非洲_中国像下饺子一样建港口,这次是在非洲

不少国内企业正日益频繁地采用并购、参股等手段来掌控港口的经营管理权限,例如,招商局集团便通过建立合作关系,成功获取了摩洛哥卡萨布兰卡索玛港以及丹吉尔港的部分运营权。

为什么中国要在非洲修这么多港口?

非洲地域内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然而,由于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众多资源难以有效运输。特别是在海上运输领域,非洲显得存在先天的不足。观察该地区的地理特征,可以发现非洲大陆的海岸线整体上较为平直,天然深水良港稀缺。

非洲的海岸线长度远远不及欧洲的一半,而且其海岸的大陆架也显得特别狭窄且坡度陡峭。

中国像下饺子一样建港口,这次是在非洲_中国像下饺子一样建港口,这次是在非洲_

除此之外,殖民统治时期,对非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独立后的非洲各国在人力资源、技术支持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均不具备独立建设港口的能力。种种原因共同作用,使得非洲的交通基础设施显得尤为落后。

目前,海运在全球货物运输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凭借其低廉的成本和强大的运输能力,非洲地区迫切需要建设现代化的港口。在此领域,中国与非洲的合作潜力巨大——中国对资源需求旺盛,同时具备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双方的合作可谓是天作之合。

谈及我国在海外的基础设施建设,常常会听到一些质疑和否定的声音,认为这样做得不偿失。甚至有人,在几年前,在互联网上散播着一些荒谬的观点,比如“我国百姓尚且温饱未解决,何必耗费巨资投资非洲”之类的奇谈怪论。

实际上,我国在非洲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惠及当地民众,同时也为我国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根据全球知名咨询机构普华永道的数据分析,我国对非洲港口的每1美元投资,都能带来高达13美元的贸易收益,这无疑是一种典型的互利共赢局面。

PwC to trade 2018报告节选

中国像下饺子一样建港口,这次是在非洲_中国像下饺子一样建港口,这次是在非洲_

除了直接产生的建设和运营所得之外,我国在非洲的港口建设领域,还蕴藏着丰富的潜在利益。

首先,资源贸易的保障至关重要。非洲,作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关键区域,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成为推动中非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非洲作为我国关键资源供应国,众多中国企业在此进行矿业投资,涉及赞比亚的铜矿、苏丹及南苏丹的石油资源、刚果(金)的铜钴矿等。这些资源一旦被开采出来,便需被运出。

我国境外规模最大的铜矿资源——卡莫阿-卡库拉铜矿,位于刚果(金)境内,(图片来源:Mines)

中国像下饺子一样建港口,这次是在非洲_中国像下饺子一样建港口,这次是在非洲_

在非洲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助于企业同资源国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也会使资源供应量显著增加,此外,还能有效降低采购成本,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提升企业的议价能力。

其次是技术及经验的累积。身为“基建狂魔”的中国,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已趋于饱和,故迫切需要将产能输出,以惠及全球民众。在非洲那高温、干旱、潮湿等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历练”,能够有效提升我国企业在复杂环境中的建设实力。

达累斯萨拉姆港水域仅宽不足三百米,陆地部分宽度更是不足两百米,施工可用空间极为有限;同时,该地区地质结构复杂且多变,加之赤道附近海水盐度较高。在这种复杂局面下,我国企业采取了泊位滚动施工策略,并运用了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技术,最终成功克服了工程中的种种难题。

这种提升等级的机遇在全球范围内极为罕见,并且具备在类似环境中进行推广的潜力。

非洲的基础设施工程常常具有巨大规模和较长的建设周期,涉及的各方利益错综复杂;同时,非洲各国倾向于聘请西方监理机构来对中国的施工企业进行“制衡”。因此,在非洲这片土地上历经考验的中国企业,其项目管理水平、应对挑战的能力以及本土化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高,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展现出更强的实力。

中国企业投身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往往能够更便捷地获得世界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资助以及技术支持,这不仅提升了它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融资实力,同时也增强了其商业信誉。

基础设施建设是“硬实力”的体现,具有展示自身实力的功能,它能够向全球展示我国强大的资金储备、领先的技术装备以及专业的技术人才队伍。

中国企业在非洲进行施工,不仅能够全面展现我国的“软实力”,也让非洲人民和国际社会得以一睹中国的风采。在非洲实施的民生项目,不仅能够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更在当地和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这不仅促进了民间、企业和政府之间的紧密合作,还使得“软实力”得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支持。

这些港口能带来多大机遇?

在国家层面,这有助于促进我国与更多国家的贸易往来更加顺畅,同时,对于当地而言,也有利于更有效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此外,周边国家也因此能够抓住更多经济增长的机遇。

中国企业投资并管理的吉布提多哈雷港,借助亚吉铁路与埃塞俄比亚相连接,从而成为该内陆国家至关重要的出海通道。

位于多哈雷港西侧的是我国驻吉布提的综合保障基地,该基地为中国海军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海上编队提供了必要的后勤支援。(图片来源:X@SGTD)

中国像下饺子一样建港口,这次是在非洲_中国像下饺子一样建港口,这次是在非洲_

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这座由中国港湾集团承建的重要设施,运营管理则由中国、法国以及喀麦隆的企业共同承担。这样的合作模式,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还让这一大型基础设施在多方协作下展现出勃勃生机。

在企业领域,非洲港口的建设为我国企业拓展了更宽广的市场空间。以中国港湾工程集团为代表的基建公司,在产能过剩的形势下,依托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技术及成本优势,成为了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先锋力量。该公司在非洲成功承建了多个规模庞大的港口工程项目。

个人层面来看,伴随我国不断进步及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动,“走出去”逐渐成为众多人的就业取向。同时,港口的投融资、建设与运营环节均需众多人才参与,这不仅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更带来了发展的绝佳机遇。

在未来的某一天,中国无疑将崛起为全球贸易领域的主导力量。然而,考虑到某些国家持续采取“损人利己”的“闭关自守”策略,对现有的全球贸易秩序造成持续破坏,中国迫切需要打造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新型贸易体系。在这种形势下,港口建设将成为我国与众多国家建立互利共赢贸易关系的核心环节。

参考资料:

1.

2.

3.

陈沛然、王成金、刘卫东共同撰写的论文,题目为《中国海外港口投资格局的空间演化及其机理》,发表于2019年《地理科学进展》杂志的第38卷第7期,页码范围是973至987。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