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严抓反腐,禁止商家与被辞退员工有业务往来

618大促期间,刘强东开始抓反腐了,京东已经重拳出击。

京东近期发布了一份犹如“反腐教材”的廉洁合作手册,其中清晰划定了众多不可逾越的界限,向整个行业发出了警示。事实上,一旦涉及腐败行为,轻则可能面临警告,重则可能遭受解雇甚至被带走。

京东方面强调,集团始终坚持“正道成功”的核心价值观,对于任何形式的腐败现象,均持“零容忍”的立场,并在与合作伙伴的业务互动中,严格禁止一切商业贿赂行为。

图片

图源:京东

京东集团每年都会设立一项总额为1000万元的专项基金,用于奖励反腐行为。对于提供举报的个体,最低可获5000元现金奖励;若涉及刑事案件,最低奖励金额则提升至5万元。

京东规定,严禁向其员工提供任何形式的回扣、贿赂、暗中的佣金、贷款、实物、现金及其等价物、支票以及其他财产权益、旅游活动、宴请招待或任何免费消费等物质性的不正当利益。

严禁向京东职员提供住房便利、户籍迁移、职位调动、晋升机会、出国留学名额、免费福利等物质利益,同时也不得赋予他们荣誉、声誉、称号、资格、地位、特殊待遇等非物质性的不正当好处。

严禁与京东职员勾结,采取虚假交易手段,如虚假刷单、自行买卖、虚构销售,以获取虚假的销量和交易金额等数据,或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取京东资金、优惠券、京豆、红包等资源,进行获利、侵占或损害京东权益的行为。

严禁与被京东解雇的职员进行商业交流,而对于正常离职的职员,在一年期限内不得承担与京东业务相关的对接工作。

在618购物狂欢节期间,京东采取严厉措施,开展了反腐斗争,此举不仅对内部员工起到了震慑效果,促使他们意识到在促销活动中必须严守纪律,杜绝任何徇私舞弊行为;同时,对外界,它向商家及合作伙伴传递了一个坚定的信息,即通过行贿、走后门等手段企图获取不正当利益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京东的廉政整顿可视作刘强东重返前线管理岗位后,果断采取断然措施,迅速清理内部积弊的短暂痛苦过程。

需明白,京东的缔造者刘强东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其严格的企业文化早已成为业内共识。对于公司内部出现的贪污、售卖假冒伪劣产品以及虚假交易等现象,刘强东坚决表示,他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务必将那些贪污分子绳之以法。

刘强东曾言辞激烈地表示:若公司疑你贪污十万,即便耗资千万进行侦查,也务必将你绳之以法。尽管贪污现象极为罕见,即便每年仅能查处一人,我也愿意动用三人之力,这并非因我怀疑他人侵吞我的财产,而是因为这正是我创建企业的初衷。

即便是一丝贪念,刘强东也绝不容忍。在京东即将于2014年上市的前夕,刘强东在母校的演讲中透露,他曾在2010年将一位副总裁予以解雇,仅仅是因为该副总裁私取了供应商的一个箱子。

此外,刘强东在一次节目中公开表示,公司内部绝不容忍任何说谎行为。此前,京东某位高管因需送孩子去幼儿园,便让秘书代为打卡。刘强东得知此事后,立刻做出了开除该高管的决定。

京东此次明确划定了反腐的底线,一方面旨在保护平台的商业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考虑到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腐败现象若不加以遏制,将直接对商家的公平竞争和用户的体验造成伤害。

需认识到,若内部出现严重的腐败现象,外部合作方,诸如商家等,为取悦员工,不惜增加投入成本,最终导致产品价格攀升,让消费者承担费用,这无疑是任何追求长期稳定发展的企业所不能接受的。

刘强东对于贪腐问题持“零容忍”态度,这一立场源于他早年创业时,因员工贪污导致企业失败的教训。

刘强东回忆称,他首次尝试创业开设餐厅时遭遇了挫折,原因在于负责收银的年轻女孩与厨师相恋,两人联手将公司资金尽数侵吞。

第二次我重返创业之路,不仅怀揣着证明自己有能力成就一番事业的渴望,更怀有坚定的信念——立志打造一家守法经营、廉洁自律的企业。

在2003年,京东还仅仅是一个员工数目不过几十人、年营业额不过几千万元的小型公司,彼时中关村的大多数企业都在售卖假冒商品,然而京东却始终坚守原则,未曾逃避纳税义务,未曾销售过水货和假冒产品。

大厂内部的反腐风潮

互联网巨头公司公布的违规案例中,电商行业员工涉及的贪污现象引人深思。特别是那些表面上看似平凡的基层员工,他们手握着关乎商家兴衰存亡的关键信息和权限,不得不直面严峻的贪污诱惑。

去年五月,一名基础运营岗位的员工受贿数额竟超过九千二百万,这一事件在业内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据调查,王某,在杭州一家知名电商平台的基层运营部门工作,在过去的一年中,他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接受贿赂,受贿金额竟高达9200余万元。

实际上,在互联网行业的全貌中,这样的案例层出不穷,而且其中不乏有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被牵涉其中。

例如,快手曾披露了一起引发行业轰动的“赵丹阳受贿事件”。赵丹阳曾是快手的副总裁以及社区内容研究院的负责人,他在2015年2月加入快手,此前在优酷供职,担任过副总编辑、内容管理总监等职务,在快手主要负责内容采购和运营相关工作。

图片

图源:法律文书网

判决书揭露,在2015年6月至2019年3月这段时间里,赵丹阳借助担任快手内容评级部职务的便利,通过其情人乔军提供的银行账户,非法收取了盐城某外包公司负责人郑某提供的贿赂,金额高达约668万元。不仅如此,赵丹阳还与他人合谋,利用外包公司的职务之便,通过编造员工工资等手段,侵吞了公司资金共计88.5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直播电商领域同样存在腐败现象。

2023年11月,李佳琦旗下的MCN公司“美腕”的招商专员在短短两年间涉嫌贪污金额超过百万。从2020年7月到2022年9月,涉案人员周某借助商务合作洽谈、商品推荐等职务之便,非法侵占公司资金共计55万元。

图片

图源:微博

在直播电商行业,员工职务侵占和私下受贿现象并不少见,美腕公司的事件仅仅是问题的一小部分。回溯至2021年11月,MCN机构盛珩文化同样被揭露存在员工贪污现象,涉案金额竟高达300万元。

一线员工至高层管理,无论是传统电商还是新兴的直播电商领域,腐败现象已如同一颗难以根除的“毒瘤”,在互联网行业中蔓延。

行业发展迅猛,其业务链条不断延长,权力分配变得愈发分散且混乱,加之部分平台监管不力,似有似无,这实际上为腐败行为创造了条件。因此,那些掌握资源的岗位员工,由于缺乏监管,滥用职权,利益输送逐渐演变为一种“潜规则”,最终导致了各种乱象的出现。

腐败不仅让企业感到痛心疾首,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更是犹如遭受致命打击。互联网企业不仅要顺应时代潮流,更需学会自我净化。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重建信任,才能切实打造一个公开、公平的商业氛围。

随着互联网领域迅猛发展,我们必须坚守道德底线,这样才能行得更远。腐败带来的损失不仅仅是金钱的减少,还可能导致整个行业信任的丧失。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