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纯米科技冲刺新三板
纯米科技,作为小米旗下备受瞩目的压力1H电饭煲的制造商,正加快步伐,积极进军资本市场。
近期,某公司正积极申请其股票在国家级股份转让系统中挂牌,并计划进行公开转让,以期冲刺新三板市场的上市目标,而此次的主办券商则是广发证券。
纯米科技自主品牌 图源:纯米科技
公开资料显示,纯米科技在2013年正式成立,其主营业务致力于构建智能厨房生态系统。随后在2014年,该公司正式成为小米生态链的一员,专注于互联网厨房家电的研发和生产,因此得名“纯米”。
2019年,纯米科技研发生产的小米1H电饭煲成功登陆日本市场,凭借其卓越的性价比吸引了众多日本网友的目光。在主流社交媒体平台X和Yahoo上,这款电饭煲一度成为热门话题。尽管此次进军海外市场并非以纯米科技的名义,但这一市场反响充分表明,纯米科技的产品实力已经相当雄厚。
2021年,纯米科技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出海转捩点。在这一年里,公司成功将旗下两大自主品牌推向国际市场,其中TOKIT品牌专注于高端智能厨电领域,其产品面向全球消费者,特别是欧美和日韩地区;同时,TOKIT旗下的另一品牌则着重于性价比和本土化设计,主要针对东南亚地区的年轻消费者。
在国际众筹网站上,TOKIT品牌的多功能料理机曾创下超过百万美元的筹资新高;而在东南亚地区,由于性价比极高,电饭煲常常成为家居博主们评测的热门产品。
TOKIT料理机众筹百万美金 图源:
得益于小米订单的显著增加以及国际市场的强劲扩张,至2022年,纯米科技的年度收入已逼近二十亿元大关,其中海外业务板块贡献尤为突出,同比增长率更是超过了六十个百分点。
纯米科技的上市之路颇为坎坷。实际上,这次冲击新三板已是纯米科技第二次尝试进入资本市场。在2021年年末,纯米科技便与招商证券达成了上市辅导的协议,然而到了2022年10月,纯米科技却决定撤销了上市辅导的备案。
其中,存在两个关键因素。首先,招商证券提出,在辅导期过去的两年间,纯米科技对小米集团的订单有很高的依赖度,其收入占比高达85%以上。其次,在2022年,纯米科技的业绩呈现下滑趋势,上半年净亏损接近2000万元。经过全面考量,纯米科技的上市进程因此被暂停。
纯米科技迅速振作精神,对经营策略进行了调整,再次向新三板发起挑战。根据公开转让说明书披露,在2023至2024年间,该公司的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5.76亿元和16.97亿元,净利润则达到了2297万元和4027万元。
纯米科技近两年财务数据 图源:纯米科技
依据新三板上市条件,纯米科技已满足相关要求。然而,其能否再次发起冲击并最终成功登陆新三板,其最终结果还需后续发展来揭晓。
二、代工厂逆袭品牌大卖
坦白讲,在跨境电商领域,与纯米科技有着相似经历的,从代工厂转型成为知名品牌的大卖企业并不在少数。这些出海企业的成功历程,既是他们团队不懈努力、辛勤耕耘的见证,也映射出了外贸行业整体发展的缩影。
在跨境贸易领域,以往以产品出口为主要流向,形成了一种普遍的潮流。然而,多数商家并未对品牌形象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一现象导致许多中国商品在海外市场虽广受欢迎,但在品牌知名度上却鲜为人知。
另一方面,由于启动资金不足,跨境卖家在品牌出海方面的投入受到了限制。毕竟,塑造品牌形象离不开营销活动的支持,而营销活动又往往伴随着高额的广告费用。在缺乏明确收益预期的背景下,众多卖家对于品牌营销的投入持谨慎态度。
随着国际间贸易的迅猛增长,各类商品纷纷涌入同一市场,同行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价格竞争也愈发激烈。在这种市场状况下,若想实现长期经营,转向国际品牌市场无疑是商家突破困境的绝佳选择。
这也是近年来众多出海企业实现惊人突破,成功从代工厂转型为知名品牌并大获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安徽华米科技为例,这家与小米有代工合作的企业,在海外市场成功创立了自己的手表品牌。在2021年,该品牌凭借5.8%的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三大智能手表品牌之列。到了2024年,其年销售额更是突破了5亿人民币的大关。
品牌官网 图源:
例如,在手持照明设备领域,该品牌起初涉足代工业务,随后逐步扩展至海外分销网络,最终致力于打造国际知名品牌。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该品牌已在手电市场扎根。目前,借助亚马逊、&more等国际主流销售渠道,以及独立网站、社交媒体等自建平台,该品牌在欧美市场已占据显著位置,年销售额成功突破十亿元人民币。
线下粉丝活动 图源:
不得不说,在这条扬帆出海的道路上,代工厂们的转型历程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展望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品牌出海的行列,中国制造在全球舞台上将愈发璀璨夺目。在这个过程中,众多品牌的热销将不断涌现,从而重新塑造中国制造走向国际的成长轨迹。